【缘起】
老师:“六月一日就要到啦,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钱銭:“六一儿童节。”
沐辰:“是所有小朋友们的节日。”
老师:“你们想要怎么庆祝这个节日啊?”
“我想要吃蛋糕。”
“我想要买玩具。”
“我想要跳舞。”
……
孩子们与我分享了他们的想法,我站在孩子们旁边静静聆听,并跟随他们的节奏,开启了我们节日课程之旅。
【瞬思】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节日,也是他们最快乐的节日。这个“六一”儿童节,是小班宝贝们初入幼儿园新奇的“六一”。我们基于幼儿发展需要,追随幼儿兴趣,通过谈话、调查表等多种形式,与幼儿共同确定班级游戏主题,开展“城市风情秀”、“舞蹈串烧”、“诗乐展”、“童声合唱”等精彩纷呈的游戏,旨在为幼儿创设更多的机会,在游戏提高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让他们感受初夏的美好景象,亲近自然,享受节日的快乐。
【环境支持】
孩子们眼中的这一天,充满着期待,充满着好奇,充满着争议……对于怎样过节,和谁一起过节,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还把它记录了下来。
通过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六一儿童节,老师发现孩子们对于六一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原来六一不只是排练节目,上台表演,更多的是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欢乐时刻。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而特别的六一,老师把六一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自然生长】
关于“快乐”,孩子们有太多的话语权,趣味横生的户外活动,材料丰富的学习中心,无限探索的食趣园都是孩子们的快乐!他们还听了好听的故事,并诉说着让自己感到“快乐”的那些事儿。
《指南》中提出,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本次活动的主题源于幼儿的兴趣,从活动策划到活动准备,再到顺利开展,孩子们都参与其中,不仅学会了团队协作,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更是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创造了美好而又温馨的“六一”回忆。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是满足生长需要的一次宝贵经验,需要被重视的应该是过程,而非形式化。在这次六一课程中,“六一”不再只是一次活动,一场演出,而是孩子们学会做计划,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进行创作的过程,更是孩子们学习新知识,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带着对生活的探索积累经验,收获着自己的快乐和成长。
【感受表征,倾听儿童】
伊伊:“我今天好开心呀,我穿了漂亮的裙子,还跳了可爱的棒棒糖,太阳公公也在朝我们微笑,天空中还出现了彩虹呢。”
团团:“我好喜欢这个裙子,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了好多好多好吃的。”
小宝:“我想要把花送给我的好朋友谢灵汐,我们俩今天都穿了美丽的裙子,还跳了舞。”
【教育反思】
每个活动都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然后孩子们自主选择。教师会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意见,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尽可能地完善。宽松自主的环境,教师对幼儿的充分关注、积极支持、增强了幼儿对本次活动的主导性,激发了更多进行游戏的想法。
基于儿童立场,追随儿童的兴趣与需要而生成的活动。紧紧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通过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更多的经验。课程关注了幼儿的整体发展,各领域、各目标之间相互渗透和整合,幼儿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养成了认真专注、不怕困难、主动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