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入夏 寻味枇杷
五月的阳光透过交错的枝叶,闪着细碎的光,轻轻洒下。伴着拂过的微风,唤醒树枝上沉睡的果实,一颗颗小小的枇杷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缘起】
幼儿园不仅是孩子们的家园,还是孩子们探索的秘密基地。五月的初夏,幼儿园里的风车茉莉花香四溢。这天午后散步时,孩子们一边感受着幼儿园的花香,一边听着枝头的鸟叫。突然,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
顺顺(3岁11个月):“看!枇杷!我家小区里也有枇杷树。”
橘子(4岁7个月):“这些枇杷还没有熟呢!我们不能摘!”
菲菲(4岁0个月):“是的,还是青的呢,没有熟!”
小满(4岁5个月):“老师,等到枇杷熟的时候,可以带我们摘枇杷吗?”
听着孩子们热烈的讨论,我不禁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起来。一个个绿绿的枇杷果挂满枝头,在风婆婆的吹拂下,调皮地抓着树枝儿荡秋千,煞是喜人。枇杷什么时候成熟呢?我们怎么摘下枇杷呢?一场探秘枇杷的故事由此开始。
【瞬思】
面对大自然的馈赠,儿童是好奇的、爱探索的。他们总是能够灵敏的觉察到周围环境、事物的点滴变化,并且通过独特的视角去思考为什么、怎么做?充分尊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利用身边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支持幼儿获取经验的需要就显得无比的重要。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是我们的活教材。让我们一起追随小三班宝贝的兴趣,看看他们在这本大自然的活教材中都收获了什么吧!
【环境支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应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了追随孩子们的脚步,更好地支持他们每一阶段的探究。我们分别做了以下环境上的支持:图书区提供了枇杷及果实相关绘本《高高的枇杷树》,便于孩子们了解相关知识,遇到问题时及时查证;生活坊提供了新鲜的枇杷果实、密封罐等,孩子们可以尝一尝枇杷果实的味道,还可以尝试共同制作枇杷罐头、枇杷膏等;美工区提供了陶泥、丰富的画纸、相关色彩的颜料,为幼儿的自由创作、写生提供支持;另外,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仔细观察枇杷树以及枇杷果实,我们在班级投放了小篮子、放大镜、充足的记录纸笔,便于孩子们及时记录下自己最新发现的点滴。在有准备的环境支持下,相信孩子们的探究之路能够更加顺利。
【自然生长】
自从发现了幼儿园的枇杷,孩子们对枇杷的好奇日益增长。“幼儿园的枇杷什么时候才会成熟?”“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摘枇杷?”“枇杷好吃吗?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呢?”对于小班的“小馋猫”们来说,最期待的是摸一摸、尝一尝枇杷。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望,我们展开了对枇杷的首次探秘。
初探枇杷
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分组对枇杷展开了讨论。
晗晗(4岁8个月):“生的枇杷是绿色的,还有些硬,熟了之后就会变黄。”
光乐(4岁7个月):“前几天我妈妈在水果店给我买了枇杷吃,它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若菲(4岁8个月):“它看起来是椭圆形的,底部有一个小圆圈。”
靖诚(4岁0个月):“枇杷还可以治咳嗽!我奶奶告诉我的。”
经过查询资料、交流讨论,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枇杷是冬天开花夏天结果的植物,它的果实酸甜可口。除了鲜食之外,枇杷还可以加工制作成糖水罐头、枇杷膏,枇杷膏也是润肺止咳的良药。
“老师!幼儿园的枇杷现在还没有成熟,我们画个牌子保护枇杷吧!这样等到成熟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吃到好吃的枇杷啦!”欣欣认真地说,小伙伴们一致赞同。
说做就做,孩子们取来纸张,认真制作起来。“不要采摘哦!”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完成了对枇杷的“挂牌保护”。
智取枇杷
期盼着期盼着!在每天的守护下,枇杷熟了!藏在枝叶间的枇杷果实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采摘枇杷的时候终于到了!孩子们遇到了新的问题——如何采摘枇杷?
炫炫(3岁8个月):“可以站在板凳或者梯子上摘!”
鑫鑫(4岁0个月):“可以用一个棍子敲打,把它们敲下来!”
欣妍(4岁1个月):“要小心不要把果子摔坏了,坏了就不能吃了。”
小满(4岁5个月):“可是有的果子太高了,就算站在梯子上也够不着呀!”
恒恒:“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摘枇杷神器,我在我爸爸手机上看到过!”
带着疑问,孩子们分组再次讨论,并制定采摘计划。
工具准备完毕!孩子们开始采摘起来。“加油!加油!”孩子们一边摘一边给同伴加油打气。一颗、两颗……枇杷越摘越多,连路过的门卫叔叔都被孩子们喊来帮忙啦。孩子们拎着装满枇杷的小篮子,满满都是成就感。
自己采摘的果实格外的香甜,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在水池边清洗枇杷,坐在操场品尝了起来。
玩转枇杷
枇杷除了直接吃,还能够做什么呢?“枇杷罐头!”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于是,小小采摘员化身为小厨师,孩子们准备开始制作枇杷罐头了!
小厨师们准备好密封罐、枇杷、冰糖,使出浑身解数,将枇杷洗、剥、切、煮,最后放入密封罐中,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成果吧!
“老师!这些枇杷种子给我们放在自然拼搭区玩吧!”若菲提议到。于是,洗干净晒干的枇杷种子再次变成了孩子们游戏的材料,看看他们的创意作品吧!
【感受表征,倾听儿童】
刘欣妍(4岁1个月):“保安叔叔长得很高,他举起长长的摘枇杷神器,轻轻一拉,枇杷就掉下了,小朋友们都在下面接着。”
周晗(4岁8个月):“你知道怎么区分枇杷的生熟吗?你要观察它是绿色的还是黄色的,而且还可以摸一摸,如果软软的,就说明它熟了,可以吃了!”
储楚(4岁1个月):“我们一起拿着小篮子去摘枇杷,枇杷树很高,我们一起用工具摘,一起用小篮子装起来,真开心!”
教育反思:
本次系列活动围绕幼儿园的枇杷展开,在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枇杷怎么区分生熟?枇杷怎么采摘?枇杷可以制作成什么好吃的?等等。在不断地提问中,孩子们也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寻求答案。
生活处处皆课程,园所的自然资源是孩子们游戏、学习、体验的最好素材。通过了解枇杷、采摘枇杷、玩转枇杷,孩子们不仅拓展了关于枇杷知识的了解,还在采摘的过程中,感受了和同伴一起收获的快乐,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期待孩子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乐于尝试的小手探索出大自然更多的奥秘,我们也将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继续支持孩子们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