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温暖的早晨,阳光明媚,沐沐兴高采烈地蹦跳着来到我面前。
沐沐(6岁3个月):“老师,你看我带了什么?”
阳阳(6岁1个月):“我见过,这是梅花。”
轩轩(6岁3个月):“我在老家见过,是红色的,可漂亮了!”
阿梓(6岁3个月):“我家小区就有梅花!你们可以区我家看。”
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生活资源,遍布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四周,在室内能够调节湿度,净化室内的空气。
【瞬思】
冬春交替季节,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就像是一年一会的老朋友。在本月“我的大发现”话题背景下,幼儿对冬春交替季节的植物变化很感兴趣,为了让孩子对植物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柳树发芽、梅树开花,正是春天到来的标志,孩子们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出现了自发的讨论。他们总能提出令人费解的问题——梅花是腊梅花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哪种花香味更浓一些?令人惊叹的孩子们,总是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此时的我们更应该成为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更应该去尊重、去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为他们创设开放、自由、有准备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支持他们自由地去发现、感知、探索,去生发无限的可能性。
【环境支持】
作为教师该怎样支持?如何聚焦儿童的发现,探寻儿童的需要。我们做了如下准备:自然角提供了梅花、放大镜,供幼儿探寻花朵的秘密;随手可得的放大镜满足幼儿细致的观察;阅读区提供了《梅花三弄》,支持幼儿获得更多的科学认知经验;科学区中也分类投放了花瓣,让幼儿可以更直观地看、摸、闻,并尝试制作梅花香水;美工区也提供了丰富的绘画材料,幼儿绘画梅花的不同玩法;在展示台和美工桌上都放有梅花,供幼儿更加直观地观察和探索。
【自然生长】
午餐后的寻宝时光,孩子们带着心爱的工具出发了,他们在找寻幼儿园的梅花树。
除了幼儿园有梅花树,还有哪些地方有梅花树呢?他们充满期待地与家人一起在小区里、公园里去找寻梅花的影子,了解了更多关于梅花的秘密。
浩瑞(6岁2个月):“我看到的梅花有黄色、粉色色还有红色。”
阿梓(6岁5个月):“梅花喜寒不喜热,我还知道它的一首诗叫《梅花》。”
浩瑞(6岁):“哦!我知道了,那你看这些花都落下来了,可以做什么呢?”
心念(5岁10个月):“我可以把它做成一幅画这样会更好看。”
小倬(6岁4个月):“对呀对呀,我们周末捡了好多花朵,走,我们去试一试吧!”
凝儿恒恒(6岁3个月):“梅花好香啊,用它来制作香水吧。”
兰兮(5岁10个月):“啊,做香水啊?那怎么做呢?”
凝儿(6岁3个月):“我们去问问天猫精灵吧,它肯定知道哦。”
兰兮(5岁10个月):“天猫精灵说要放水泡起来,让它变白,但是还需要很多材料,我们去找老师吧!”
【倾听表征】
沐沐(6岁3个月):梅花树上有许多颜色的花,有红色、有粉色、还有白色的,仔细看,是五颜六色的,树枝上有花骨朵,也有花蕊,真的很好看。
辉辉(6岁4个月):星期天,我在我们小区看见梅花开了,有4颗梅花树,我还和它拍了照片,花朵有粉色的、白色的,但是树上都没有叶子,只有花,不过我闻到了它散发出来的香味,特别香,它的花瓣可以做什么呢?
芯埕(6岁):春天到了,梅花开了,有许多颜色,但是我最喜欢的是粉色,的,很好看,树上有千千万万朵梅花,我和弟弟在梅花树下玩,月亮快出来了,我也终于准备回家了。
【教育反思】
在赏梅花的过程中,孩子们展现出了各不相同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天生的学习力和探索力远远超越成人的既定预期。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做的并不复杂,就是支持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提供丰富的材料、观察幼儿、真实地记录幼儿的表征。正如《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提出的:“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关注儿童、相信儿童、放手儿童、支持儿童、见证成长!
撰稿:卢静
校对:王子瑶
审核: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