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春天,“幼”见花开
【缘起】
春天在人们的期盼中如约而至,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小动物……伴随初春的暖风,很多花都开始争相开放了,在每天的“家人时光”里,孩子们对于春天的感知,也更多的聚焦在了五彩缤纷的“花”里:
颜颜(6岁5月):春天有很多的花都开了,有山茶花、迎春花和杜鹃花,迎春花开了就代表春天来了。
萌萌(5岁11月):我在幼儿园的楼顶上看见了白色的荠菜花,还有蓝色、小小的小野花。
睿睿(6岁6月):春天还有梅花,我在小区玩儿的时候就看见了梅花,可漂亮了,是玫红色的。
小希(6岁1月):是的,我们小区就有梅花,香喷喷的,梅花有的全部开了,有的还只是一个小花骨朵。
【瞬思】
在与孩子们的谈论中,我们发现虽然已经踏入了春天的第二个节气,但是春天里的花朵、小芽芽、小草……它们的变化是渺小甚微的。作为成人,我们往往会忽视春天的变化和感受,但是作为儿童,他们对于自然有着一种天生的探索欲望。他们有着强大的、敏锐的捕捉力和观察力,他们会在大自然中捕捉到更多成人无法发现的事物。当他们走进自然时,在小区散步时,在幼儿园游戏等等时刻,孩子们总能敏锐地发现春天里各种各样的“花”。例如:春天里盛开的梅花,梅花开放时的样态,梅花的香气、梅花艳丽的颜色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春天的变化是有自我感知和认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花儿”好像就是属于春天,也更加能够代表春天。
【环境支持】
幼儿对大自然都是好奇的,想一探究竟,这正是幼儿好奇强烈的表现,也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绽放。当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时就能很快地捕捉到春天的微小变化:柳树上冒出的小芽芽、梅花树上争相开放的梅花和等待绽放的花骨朵儿、土地上刚刚探出脑袋的绿色小草……孩子们对于室外事物的观察力令人惊叹,那么在室内是不是也应该结合孩子们的想法来进行调整呢?于是我们追随幼儿探究的过程,动态的调整班级环境,真正做到“有准备”。在班级内的各个角落中、自然角里我们提供了春天的花卉供幼儿欣赏,如淡雅的梅花、缤纷的喇叭花、可爱的乒乓菊;我们也为幼儿提供春天的绘本供幼儿阅读,如:《我家附近的野花》、《花花世界》;艺术区中呈现出随手可得的纸张与花卉相呼应的色彩颜料供幼儿表现自我心中的“春日花园”;自然拼搭角落中增添与春日相关的自然物与材料供幼儿与自然充分互动。在具有美感的环境中,让幼儿自主的表达心中所想,在具有丰富材料的环境中,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创造,在邀请式的环境中,促使幼儿的游戏与学习随处发生。
【自然生长】
当“春天”走进班级时,孩子们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我们不知道,于是我们在静静的观察、细细的倾听中,一次又一次感受幼儿带给我们的惊喜。在建构区中,孩子们利用提供的梅花枝、绿色草坪等材料进行拼搭,营造出春日万物萌生的景象;在美食区中孩子们运用新鲜的花瓣,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儿童对于梅花的感知不仅仅是梅花的形态,还有梅花那令人沉醉的香气,于是新的游戏又出现了,孩子们收集来许多了透明的小罐子,自发的做起了“梅花香水”,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还会在散步的时侯,带上放大镜、气味瓶等工具,在幼儿园中去寻找梅花的更多秘密。
在持续探索中,孩子们发现梅花不仅仅只有班级内代表“春日”的梅,更有园中属于“冬日”的梅,孩子们发现腊梅花也是梅花的一种,它们在严寒的冬天开放,在明媚的春天里慢慢凋落,在现在春暖花开的时光中默默蓄力准备明年的再次绽放。原来,每一种梅花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令规律,生命轮回。在孩子们的自主探索中,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关于生命的教育呢?世间万物都有其变化的规律,在这样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儿童通过直接感知与亲身体验,实现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自然的生长。
【感受表征,倾听儿童】
清婉(5岁11月):我今天在楼下找到了腊梅花、我觉得它很香很香,我用黄色来代替,它像蝴蝶,又香又漂亮,它又有点奇怪,因为它冬天开了这么久,现在是春天了,草地上已经冒出小芽芽了,但是腊梅花还在开,我还画了草地。
颜颜(6岁5月):春天来了,柳树都开始发芽了,蝴蝶也飞了回来,小区里地梅花也都开了,一个个梅花小小地,香香地,是粉色地,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玩耍!
萌萌(5岁11月):我今天在自然拼搭区用白色地石子和彩色地宝石搭了小花,小花中间是宝石,旁边一圈是彩色镜片,一共有5朵花,有黄色的、有蓝色的,还有粉色,春天来了,小花都开了,我很喜欢小花,很漂亮!
【教育反思】
在孩子们追随春天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认同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幼儿来说,自然不只是一道风景,更是他们探索万物的窗口,儿童自主利用多感官去体验自然,在探究中他们收获更丰富的多元感知,他们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赋予了这个春天不一样的色彩。
结合观察与幼儿的表征记录,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主的想法。他们观察到的春天是多彩的,他们表达春天的方式也是“绚烂”的,他们会灵活地运用多种材料支持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在艺术表现中,不仅可以用色彩来表现春天里的花,还能运用各种手工材料变换出多元的春日作品,呈现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在自然拼搭中,孩子利用彩色宝石、花枝进行拼摆,一幅幅“春日景象”被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赏心悦目。在自主阅读中,更多孩子知道了关于春天更多的秘密。在持续的游戏中,孩子运用自己的方式,如:制作“香水”“DIY书签”等方式留住梅花绽放时的的绚丽与迷人的香气……
正是因为开放式环境的支持与教师的“放手与退位”,儿童的游戏与学习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我们作为儿童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不仅要持续为幼儿创设温馨、多元、安全的环境,更要追随他们的真实需要提供丰富、多样、开放的游戏材料。在日常中默默坚持,我想孩子们的“哇”时刻也会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烂漫绽放。对于成人来说,“遇见花开”可能只有期待春天的再次来临,而对于儿童来说,“遇见花开”随时都有无数种可能。让我们在与儿童相伴的时光中“静待花开”,不断收获美好!
撰稿:叶清清
校对:朱颖慧
审核: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