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在晨锻时,孩子们对幼儿园里的小斜坡特别感兴趣,不约而同地往斜坡上奔跑,一边跑,一边大笑,可开心了!“走上斜坡的时候感觉很累,跟爬山一样,腰都走弯了”“从斜坡上跑下来感觉特别快,好好玩呀”“跑下来的时候心跳得很快,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真刺激”。回到班级后,孩子们还在讨论斜坡的好玩之处。孩子们如此感兴趣,于是一场关于斜坡的探索之旅开始啦!
【瞬思】
一、什么是斜坡?
老师请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家寻找答案,第二天大家带着答案回到了幼儿园,进行了一次斜坡大讨论。
辰辰:我觉得斜坡就是不平的地。
琪琪:我爸爸说斜坡一边高一边低。
睿睿:我在电视上看到。斜坡就是从高的地方往低的地方去。
天天:我和妈妈上网查过资料,斜坡是地面线与水平线呈一定夹角的地貌区。
孩子们通过了解、收集等形式学习了有关斜坡的知识,有的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有的孩子根据爸爸妈妈的经验,有的孩子根据网上的资料。这是孩子们第一次集体对斜坡进行探索,并初步积累了经验。《指南》中指出3-4岁幼儿能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虽然最终没有给斜坡做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孩子们却达成了统一的共识:斜坡一定是一边高,一边低,有落差。
二、想在斜坡上玩什么游戏?
孩子们最想在斜坡上玩什么游戏?在斜坡上放风筝、玩滑坡游戏、捉迷藏.....这么多游戏经过激烈投票,发现孩子们最想在斜坡上玩滑坡游戏,那滑坡游戏孩子们会玩出怎样的花样,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探寻“滑坡神器”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大家一起去幼儿园各个角落搜集适合滑坡的材料吧。“我找到了泡沫垫!”“我找到纸板啦!”“装玩具的大篮筐!”“装有轮子的木板也可以!”“我们把垫子抬过去吧!轮胎也可以搬过去!”。
在寻找滑坡“神器”过程中,孩子们互帮互助,面对抬不动这个问题,他们齐心协力,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么多材料,哪些更适合用来滑坡?我们先来搭个斜坡做个实验试试吧!
(二)搭建斜坡
我们可以在建构区用纸板和建构材料搭建出斜坡。我们把走廊里的板倾斜,也可以变成斜坡。沙水区的管道和大的奶粉罐一起也可以搭建斜坡。
但是哪些物体更适合在斜坡上滚动呢?“我发现小球滚的比圆柱更快,但是小球经常会滚歪。”“长方体积木在很斜的坡上才会滑动,但是相比圆柱和球的滚动速度来的慢。”“小球圆圆的,滑滑的,没有角,长方体摸上去就有边角。”
孩子们通过实验知道了相同的斜坡上,圆柱体或者球体的滚动速度较快;长方体在滑动的时候比较慢。
最后孩子们决定用纸板、垫子作为滑坡小神器。
三、滑坡啦
滑坡游戏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对“斜坡”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他们选择纸板和垫子作为滑坡的工具后,不断尝试,探索不同的纸板大小和滑行速度之间的关系,也在对比纸板和垫子与滑行速度的关系。
滑行中,他们十分地愉悦,并尝试新的玩法,比如将纸板折叠、纸板上铺垫子等等,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并勇敢去尝试。
【环境支持】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积极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园所环境并有效地利用,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造坡活动,孩子关注到了幼儿园里的木条、厚纸板等材料,与这些资源进行有效互动,同时我们还提供更多丰富的材料,比如绳子、木板、塑料筐等等容器、平面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互动,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在建构区中,我们提供不同的球形、可滚动的材料供幼儿探索滚动的秘密。在沙水游戏中,增加低结构滚动材料,比如小石头、小球等,支持幼儿对于滚动的进一步探索。
【自然生长】
那么在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斜坡呢?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宝贝们通过回家调查后发现:
妍妍:盘山公路上也有很多斜坡,这样汽车爬山更省力。
婷婷:地下车库有个大斜坡,方便汽车进出。
团团:大货车卸货时,后面也是斜坡,工人卸货会很方便。
从孩子们的讨论中可以发现我们生活中的斜坡无处不在,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在幼儿园当中,我们又发现了哪些斜坡呢?在自然拼搭时,小宝发现将u型管道斜着放在墙面上,圆形弹珠放上去就可以滚来滚去。“你看,这在滚下来,真好玩!”赵恩在一旁也点头,尝试着将u型管道放在不同的高度,以此观察物体倾斜高度与滚动速度之间的秘密。在沙水游戏中,我们也利用管道、沙、水探索物体倾斜角度与流动的秘密。
【感受表征,倾听儿童】
佳业(3岁8个月):我在斜坡上玩的很开心,这是
我自己制作的斜坡滑行器,可以直接下去斜坡,非常安全,下次你也可以试一试。我还用板制作了另一个滑板车,也可以在斜坡上玩。
酱酱(3岁10个月):这是球,他在滚动,滚来滚去的,如果你将管子放的很高很高,滚的就会越来越快,如果放的很低,就会很慢,我试过的。
伊伊(3岁11个月):有很多的东西是不可以滚起来的,这个三角形就不可以,在不滑的地面也不可以滚起来。还有一些其他的形状都不可以滚,只有圆形可以滚动起来,滑溜溜的。
【教育反思】
每一个斜坡都不是随随便便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必定是因为生活的需要而出现,是人们生活的智慧体现,孩子们以自己理解的方式,给出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孩子活动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体验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孩子不断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