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王国
【缘起】
小易拿起了美工区的小雨伞材料,并把它撑开倒放在地上,最后用手拧动着雨伞的手柄。就这样,在他的一系列操作下,颠倒的雨伞旋转了起来,小易也开心地鼓起了掌,这旋转的雨伞吸引了同伴们的注意力,大家纷纷动手尝试了起来,说:“哇,这好像陀螺呀,好好玩。”
【瞬思】
在孩子们的身边,旋转事物无处不在,玩具汽车、陀螺、风车……这些玩具吸引孩子的,除了它们绚丽的外形,还有它们给孩子带来的“旋转”的快乐!结合孩子对旋转现象的关注和探究,我们将带领孩子走进“旋转世界”,发现身边的旋转,探究旋转的奥秘,共同经历有趣的旋转之旅。
【环境支持】
如果说孩子是幼苗,环境就是儿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养分,让这一份“养分”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回归儿童的生活、学习、游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创造支持儿童发展的班级环境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支持儿童探索、满足儿童的生活、游戏、学习的需要,本次将根据“旋转”这一话题在班级各个区域提供各种可以旋转的物品,在科探区出示生活中、自然中的旋转图片,美工区展示创意旋转画等等,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充分探索旋转的秘密。
【自然生长】
生活中会旋转的东西
说到旋转这个话题时,孩子们瞬间就联想到了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各样的可以旋转的物品,有电风扇、风车、旋转木马、摩天轮等等。这些物品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孩子们的讨论极其热烈。
身体哪些部位可以旋转
沐晴:我的眼珠还可以旋转呢!
沐晴这一句话重新打开了宝贝们的思路,大家从生活中可以旋转的物品讲述到了身体中可以旋转的部位以及器官。
宝轩:我的胳膊可以旋转。
汐汐:我的脚踝可以旋转。
彧宝:我的膝盖也可以旋转。
……
在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的头脑风暴下,大家想出了很多身体上可以旋转的部位,也发现原来大部分可以旋转你的部位都是关节所在处。
自制旋转陀螺
佳琪:我想自己制作一个陀螺,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制作。正在手工区的佳琪向自己的同伴发出的提问。
汐汐:我们可以去问问老师,让老师用电脑找一个制作陀螺的方法。
在老师的帮助下,她们发现制作陀螺需要硬纸板和一个类似小木棍的材料就可以了。观看完简易的陀螺制作方法,汐汐和佳琪就自选好材料专注地动手制作了起来。最后在她们的合作之下,一个与众不同的陀螺就制作出来了。
游戏结束后,很多小朋友都纷纷来询问制作的方法,并想制作属于自己的陀螺。
【感受表征倾听儿童】
(轩轩,男,5岁2个月)
轩轩:这是我做的旋转飞镖,先把纸盘中间剪一个小洞,这样更方便手去抓住纸盘,然后我用彩色的冰棍装饰在纸盘的周围,这样这个飞镖就会更加的厉害。
(汐汐,女,4岁9个月)
汐汐:这个就是我制作的小人陀螺,家里的陀螺都没有这么可爱,因为我给我自己做的陀螺画上了可爱的表情,它还有两只胳膊,我用彩纸粘上去的,粘上去后旋转起来的陀螺像一个小人在跳舞一样。
(墨墨,男,5岁2个月)
墨墨:这是我在益智区用螺丝和木头制作的旋转风车,这个风车和我们的玩具风车不一样哦,它可以发电,我们的手机、电视、空调上用的电都是要用这个旋转风车。
【教育反思】
各种各样的旋转物品组成了一个有趣的旋转王国,幼儿在旋转王国中探索了旋转的小秘密,了解旋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乐于尝试自己去创造旋转,感受探索的乐趣。旋转陀螺的制作是幼儿自主发起、在教师的支持与回应下持续探究而生成的一系列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在探究陀螺、制作陀螺、比赛陀螺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勇于探究和尝试、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发展也是非常宝贵的。
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做他们的好朋友。
撰写:王月佳
校对:朱敏
审核: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