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玩”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游戏”则是儿童将天性“绽放”的过程。大自然是儿童探索的宝库,自然间给予儿童更多的探索机会与可能,自然中的点滴变化,也会给儿童带来无穷感受。正值深秋时节,自然里、幼儿园中也悄悄有了许多变化。在每日的家人时光中,孩子们告诉我他们对于秋天的发现:千变万化的云、随风飘舞的落叶、摇曳的木芙蓉……“秋叶”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感受。
小鱼:我见过银杏树的叶子,是黄色的,秋天叶子会掉落。
开颜:秋天枫叶变红了,枫叶像手掌一样。
小霖:我见过板栗树的叶子,它是大大的,边上还有尖尖刺。
小凡:有银杏树的叶子,我们幼儿园里就有,小扇子一样。
…………
【瞬思】
儿童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更是拥有“慧眼”的敏锐观察者。自然中“落叶缤纷”的微小变化,映在儿童的瞳孔中折射出多彩的变化,呈现在儿童的思维中透析出无穷的想象。
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于树叶都有了不同维度的发现,如树叶的外形、树叶的色彩、树叶可能出现的地方,甚至将树叶进行想象与延伸,小小的树叶也蕴含着他们对于“秋”的感知与发现。如何满足儿童富有个性的探索与发现?呈现儿童感兴趣的落叶、提供儿童需要的材料,不断丰富与支持儿童从自身感兴趣的维度出发,建构属于自我的新经验。
【环境支持】
儿童对于自然探索的需要不仅仅拘泥与户外的自然空间。正如《与儿童一起探索自然》一书中提到:任何自然材料与空间都能给予儿童走进自然的机会,儿童可以从班级角落、自然角里、放大镜下、自然瓶中探索关于自然的奥秘,追随孩子们对于“落叶”的兴趣,他们在户外收集的落叶也被孩子们自主“洒落”在班级的各个角落,于是,关于“秋”的氛围、关于“叶”的多姿,也随之悄然出现在班级中。
【自然生长】
孩子们关于“树叶”的探索,每一样都蕴含着他们的独特情感,每一种都呈现出他们的独特思维,每一个儿童都值得我们成人学习,并令人惊叹!一片片树叶,在儿童的快乐游戏中变成了独特的画纸,记录着儿童喜爱的图案;在儿童的愉悦探索中也变成了关键的零件,在拼搭游戏中代表特殊含义;在儿童灵巧的双手下,变成了可爱的树叶小精灵与一幅幅令人震撼的水墨盛宴。
【感受表征·倾听儿童】
(小婉 5岁10月)
小婉:我用树枝拼了一个秋天的树,在地毯上,上面有许多树枝。树枝两边是梧桐叶,我给梧桐叶粘上了活动眼珠,梧桐树叶就变成了一个小精灵,旁边我放了好多好多的宝石,这些宝石也是小树叶,树叶宝宝,而且还很漂亮。
(开颜 6岁)
开颜:秋天到了,树叶上的银杏树叶都变黄了。有的银杏树叶已经从树上掉了下来,银杏叶像一个小扇子,也像小扫把一样,树叶上还有一条一条的叶脉。树上还有黄色的银杏果子,黄色的像一个个小灯笼。
(小凡 5岁5月)
小凡:我用宝石和树枝拼了一个树,树的两边是对称的,一边是红色的宝石,一边是蓝色的宝石。宝石是树的叶子,旁边长方形的是垫子,我的树是在垫子上拼的,圆形的那个是我在颜料的旁边拿的彩色宝石。
(小妍 5岁3月)
小妍:我用银杏树的树叶和卷纸筒做了一个小刺猬,就是用双面胶在纸筒旁边粘上一圈,然后把银杏树叶这样一片的粘上去,粘一圈就变成了小刺猬的外面的刺和头发。然后用水彩笔给小刺猬画上表情与脚就好了。
【教育反思】
“玩”是儿童的天性,由“秋”话题引发的“落叶”探索,在儿童的游戏镜头下,呈现的出的不仅仅是“一片树叶”或“自然”这么简单而已。
基于儿童对于树叶的不同维度认知与兴趣,在班级的各角落中我们呈现出与儿童收集的不同落叶、丰富的探索工具、随手可得的材料,鲜活且具有想法的儿童呈现出不一样的创意。儿童的探索与发现也不仅仅拘泥于叶片,基于观察,结合表征,我们见证了儿童在自主、愉悦中的自然生长与深度学习。如儿童的想象力十足,将树叶粘贴上小眼睛变成“小精灵”;儿童的观察力细致,用画笔细致的描绘银杏叶的形态,并勾勒出叶脉的朝向,甚至关注到“果实”的变化;儿童的思维独特,游戏中呈现出天生图示,“对称”将树枝与宝石规律排列,显而易见的定位图示、围合图式等,儿童在游戏中不断建构来源自我的新经验。
自然的力量不可小觑,儿童的能力也固然不容忽视。在后续的游戏与探索中,我们将持续给予儿童探索自然的空间,支持幼儿探索自然的材料,让每个儿童在“个性”中生长,在“独特”中创造,在每日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更多可能。
撰稿:朱颖慧
校对:叶清清
审核: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