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行为是幼儿在游戏和探索活动中显现出来,是幼儿探究和表达他们发展中的想法和思考的方式。图式能帮助幼儿通过探索去理解世界,展现了幼儿与生俱来的学习方式,为了帮助教师更好的认同和接纳幼儿图式行为,让孩子们从内在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爱,感受到教师是能够读懂他们的人。2022年10月28日中午,瑞宁路幼儿园与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优瀚幼儿园全体教师相聚“云端”,共赴一场书香之约。本次活动邀请了我园三位老师进行了读书分享,三位老师将书中有启发、受益的段落与大家分享,结合班级幼儿实际案例,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瑞宁路幼儿园大一班的瑶瑶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图式——是支持何拓展儿童的学习》中的第二章观察儿童。书中写到:当幼儿通过轨迹图式探索了垂直和水平的线条,那么围合图式就会常常在他们的行为中出现,正如各个学习领域互相关联,不同图式也是互相关联的,如围合与轨迹图式、包裹和旋转图式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瑶瑶老师也用班级中的案例告诉我们,幼儿有时不仅是关注一个特定的图式,也可能会协调多个图式进行游戏。当幼儿游戏中的图式之间出现协调和联系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幼儿的游戏越来越有难度,这样的现象也标志着图式的组合和协调推动着幼儿更高水平概念的发展。
瑞宁路幼儿园小四班的焦焦老师带着我们共同认识幼儿的图式行为。儿童的游戏图式渗透在他们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所有的图式,无论是感觉运动的,还是认知的,都是儿童的自发的行为和探索。图式的存在能够支持幼儿在不同领域实现应有的发展,可以让幼儿产生一种价值感和自豪感,并激励幼儿去学习、探索和发现。在日常活动中,幼儿的连接行为无处不在。幼儿喜欢把各种物品、材料连接起来,让它们彼此触碰当幼儿出现连接图式时,教师可以提供支持并拓展幼儿的思维。
瑞宁路幼儿园中二班的橙子老师分别从相信孩子的一个非凡表现、在吸引孩子的同时,教师也要吸引孩子以及我们要做一个反思型教师这三点进行了分享。当我们放开手、静下心,仔细观察孩子,就能发现幼儿自由活动中发生的图式行为,它让你看到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它让你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它让你读懂儿童日常挑战性行为的真正含义;它让你基于对儿童的观察,真正做到理解、尊重儿童;它让你学会放手,让儿童自主游戏;它让你从儿童视角出发,支持而非干预儿童。
在线上读书分享活动的过程中,正方中路幼儿园、优瀚幼儿园的老师们积极互动,讲述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活动的最后,瑞宁路幼儿园的程莹园长进行了总结,教师要发现幼儿的兴趣,识别幼儿的发展阶段,理解和重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尊重幼儿的独特差异,并对教师们积极阅读、积极思考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此次读书分享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瑞宁路幼儿园的教师在经过图式系列的研读中,丰富了自身的理论基础,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走进孩子的真实的游戏故事,倾听、聆听孩子、观察幼儿能够灵活的回应幼儿的图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