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伟大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要让孩子到大自然和大社会中去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了:“孩子们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秋风吹过,银杏纷纷,银杏叶子一片一片飘落在地上,带着秋天独有的魅力,渲染着大地的金黄。餐后散步,孩子们发现操场上躺着许多金黄的银杏树叶,引起了小班孩子们的兴趣。
小雅:哇,好漂亮的树叶,像裙子一样。
团团:我知道我知道,这是银杏叶。
烁烁:它好像像小扇子。
欣欣:我觉得它是像小鱼的尾巴。
【瞬思】
银杏叶是幼儿兴趣的起点,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着自己对银杏叶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职、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点,并收集了孩子们的各种表达的想法,我们进行了班级内游戏材料的调整来进一步支持幼儿探究银杏树叶。
【环境与支持】
自然拼搭区是一个传递大自然和孩子之间的神奇地方。自然拼搭不仅能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事物,还能让孩子仔细观察,发现事物的明显特征,从而开展更丰富的艺术创想。
美工区是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小场所,幼儿在美工区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与兴趣进行表达与创作。银杏叶有其独特的颜色美、形状美、线条美。一片片如诗如画的杏叶,悄然跃于孩子们的画纸上,孩子们可以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用拓印、添画、涂色等方式,将银杏叶的美保留了下来。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及发展特点,结合幼儿的兴趣点——银杏树叶,我们对班级内的自然拼搭区和美工区进行了环境和材料的调整。我们搜集了各种银杏树叶的作品图片,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感受风筝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自然生长】
多多:老师,你看绿色和黄色的“小扇子”哦!
一一:我的银杏叶和你的不一样,它的上面是黄黄的。
葡萄:我的银杏叶上最好看,有绿的、有黄,还有一点黑黑的。
小树:看,这个大一点儿的叶子都很黄很黄了,这片小叶子还是绿的呢!这是为什么呢?
淘淘:老师老师,为什么银杏叶会从树上落下来啊?是风把他“呼呼”吹下来的吗?
悠悠:老师,为什么这个银杏树没有臭臭的果子啊,我家里的银杏树会有那种臭臭的、黄黄的白色的小果子。
通过和孩子们的再次观察、互动对话、收集资料、视频及求助爸爸妈妈等,知道了银杏叶到了秋天就会慢慢的由绿色变成黄色;感知银杏树是有雌株和雄株的区别的,就是爸爸树和妈妈树。?妈妈树是胖胖的、会有果子、树叶落的早;爸爸树是高高瘦瘦的、会开花、,但是不会结果子,树叶落的晚。
【感受表征,倾听幼儿】
谢灵汐:秋天到了,我用了银杏叶子做了很多的彩云,秋风把银杏叶吹下来了,彩色的石头是会发光的小路,小人从小路上走过去,把银杏叶带回家了,他想变成一只蝴蝶。
赵凌智:我用画笔画了一片大海,海里有小金鱼,左边蓝色的纸片是他的家,右边蓝色的纸片是沙滩,我在沙滩上面搭了一座小山,小山是由鸡蛋托和银杏叶做成的!
【教育反思】
在和银杏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知道了更多关于银杏的知识,知道银杏叶秋天变黄;知道银杏树的果实叫做白果,能吃能治病;发现银杏叶的颜色从绿色慢慢变得金黄,孩子们户外的亲身探索、寻找银杏叶,充分满足了孩子探究的需要。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发展了生活经验,获得了个性化的领悟。我们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指向,顺应幼儿的需求,不失时机地创设生成活动,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作用,和孩子们一起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让孩子在自然中学习,在自然中获得经验,在自然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让幼儿在自发探究之下实现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