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侯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地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六个节气,随着秋分节气的到来,孩子们发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变凉了,要穿袖子长长的衣服,树叶变黄了从大树上飘落……原来是秋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向我们靠近。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秋分吗?”
团团:“秋分就是天气变冷了。”
小宝:“秋分可以看月亮。”
师:“还有吗?”
可乐:“秋天可以去放风筝,放假的时候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放的。”
小妹:“我的风筝是小兔子的!”
葡萄:“我喜欢放飞筝,它能飞在高高的天空上。”
柚子:“我和妈妈一起去放风筝,跑来跑去很开心。”
【瞬思】
风筝是幼儿兴趣的起点,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着自己对风筝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职、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点,并收集了孩子们的各种表达的想法,通过梳理和归纳,我们发现孩子们对风筝都有着玩过、喜欢玩的经验以及想怎么制作风筝和怎么玩风筝,我们调整班级内游戏的材料来进一步支持幼儿对风筝的探究风筝的多彩和趣味。
【环境与支持】
美工区是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小场所,幼儿在美工区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与兴趣进行表达与创作。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及发展特点,结合幼儿的兴趣点——风筝,我们对班级内的美工区进行了环境和材料的调整。我们搜集了各种风筝的图片,如六角风筝、蝴蝶风筝、老鹰风筝、金鱼风筝、 老鹰风筝等。幼儿可以在欣赏风筝的同时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从中发现、感受风筝的特点和艺术魅力,同时还在美工区投放了便于小班刚入园幼儿可操作性的材料,供幼儿选用。
【自然生长】
风筝为什么会飞?
师:“风筝为什么会飞到天上呢?”
汤圆:“因为风筝有翅膀啊。”
可乐:“我跑着跑着风筝就飞起来了。”
悠悠:“风会把风筝吹起来。”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猜测风筝为什么会飞,原因真是天马行空,一个一个的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问题是幼儿科学探索的起点,是建构知识的前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了:“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真是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奇幻的想象,身边的任何事物都会让他们产生联想。
风筝为什么飞不上天?
幼:“我的风筝一直贴在地上,都飞不起来。”
一一:“为什么我们的风筝一直掉在地上呢?”
多多:“是不是我们跑得不快啊?”
悠悠:“我的风筝是贴的贴纸,会不会太重啦?”
凌宝:“我觉得是因为没有风才飞不起来的吧!”
笑笑:“那我们等有风的那天再去试一试吧!
再次试飞:
我们在一个有风的天气,孩子们使劲奔跑,看!飞筝飞起来了!
【感受表征,倾听幼儿】
悠悠:“我画了一个风筝,风筝是我自己做的,我还画了一个太阳,绿色的是草地,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放风筝,风筝上有圆形,和苹果一样!”
凌宝:“我的风筝是彩虹色的,有紫色、绿色、黄色、橙色,我喜欢我的风筝,他有彩虹的颜色。”
【教育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了:“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秋分时节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同时也是一个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引发的活动,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充满了热情。孩子们通过观察风筝、给风筝穿衣服并将装饰过后的风筝带到幼儿园的操场上和好朋友们一起奔跑在秋风中。孩子们咋爱放飞风筝的同时加深了对风筝的认识。
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中了解风筝和我秋分节气的习俗,使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更加丰富,也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知识和习俗,并让传统节气文化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