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午餐时间到了,张老师推着餐车缓缓走来,正在分享食谱的宝贝们,被“轱辘轱辘”的声音吸引,大家循声望去,“是餐车来了!”泽泽大声喊道。小树跑到餐车旁,指了指下面:“是车轮发出的声音。”宝贝们纷纷应到“对!对!对!”“我的小汽车也有轱辘轱辘的声音。”泽泽说着便拿起自己带来的小汽车与宝贝们分享。
【瞬思】
可以看出,幼儿在滚动车轮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旋转图式行为,有餐车上的滚轮,也有小汽车上的滚轮,他们其实就是在探索旋转的事物,随着车轮的转动发出的声音他们的探索欲愈发强烈,已经到了能够听音辨物的境界。《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幼儿感兴趣的情境,并及时给予有效支持。教师当下应该关注幼儿的兴趣,倾听幼儿的声音,追随幼儿的脚步,在环境和材料上给予幼儿有效地支持。一场关于车轮的探索之旅就这样开启了……
【环境支持】
在观察了餐车后,孩子们发现原来餐车是有小车轮的,伊伊立马想到了娃娃家——推娃娃散步的小推车也有车轮,于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开启了寻“轮”之路。
一、班级里的“车轮”
伊伊(4岁):娃娃的小推车就有车轮呀。
小树(4岁2月):你们看钢琴的小车轮。
肉肉(3岁4月):水杯车也有车轮。
醒醒(3岁4月):我们的衣篓也有小车轮。
二、幼儿园里的“车轮”
阿离(3岁5月):瞧这个小车子的车轮。
泽泽(3岁7月):这里有大车轮!
烁烁(4岁):这个水桶像轮胎一样。
汤圆(3岁9月):奶粉罐也滚起来啦。
葡萄(3岁8月):我能爬到轮胎上。
帆帆(3岁6月):嘿,轮胎滚走了。
三、家里的“车轮”
【自然生长】
通过对各种车轮的探索,孩子们对能滚动的物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周围所有能滚动的物体都在深深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他们将发现的、能滚动的瓶子与罐子都尝试了一番。在晨锻游戏中,孩子们也惊奇地发现轮胎可以推着走。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推轮胎的游戏中。
小宝(4岁1月):我也能把轮胎滚得很远。
小宝在推车轮的时候总是滚来滚去,和别的车轮撞在一起,于是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主动将自己手中的轮胎放倒,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轮胎倒地,孩子们踏上轮胎大声喊着:“你们看,我没有掉下河。”
看,孩子们通过分工、合作,对操场上大大小小的轮胎进行滚动、搭建。有的将轮胎竖起,变成了一个山洞;有的与同伴一起连接轮胎,变成了一座小山,还有的奇思妙想地将安吉梯与之结合,“下面有鳄鱼,千万不要掉下去呀”,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往前行进着,他们正在比赛谁走得最稳、最快呢。
肉肉(3岁4月)说:我一下子就钻过来了。
高高(3岁5月)说:这个山坡好高呀。
醒醒(3岁4月)说:我还要再玩一遍。
孩子们在游戏过后迫不及待地与同伴和老师分享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我们还能钻山洞”、“让轮胎变成太阳”、“还可以和蹦蹦床一起玩”、“可以过小桥呀,看谁不掉下来”……我们追随幼儿的脚步,将他们的想法记录下来。
【感受表征,倾听儿童】
伊伊(4岁):轮胎好好玩啊,这是一个大轮胎,还有一个梯子,小朋友们都爬了上去。我们走啊走,走啊走,然后就跳了下来。
醒醒(3岁4月):有好多好多轮胎,好好玩呀。它们就像长长的小桥一样,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我和帆帆一起推了这个轮胎,推倒了,然后我们又推了一个轮胎,然后又倒了。
肉肉(3岁4月):我从轮胎里面钻出来啦!然后我又钻了一遍,又钻了一遍,我全都出来啦。然后我就又从头玩,过了好长好长的小桥终于到达终点啦。
【教育反思】
在孩子们愉悦游戏与自主表征的镜头下,简单的轮胎被天生具有强大学习能力的儿童赋予了新鲜的血液和无限的可能。教师为孩子提供了数量充足的轮胎和安吉梯,创设了相对宽松、自由自主的环境,支持他们的探究欲望,放手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和保护孩子乐玩、善玩的天性,他们愉快地与同伴讨论、分工、合作,在与同伴的积极互动中充分体验了轮胎游戏的乐趣,收获颇丰。
结合观察与倾听儿童表征,我们发现:儿童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他们通过对轮胎的兴趣引发思考和探索,通过尝试推、摆、钻、放、爬等行为获取直接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品质能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幼儿全方位的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通过倾听儿童的表征,能更加深刻的感觉到儿童游戏时的愉悦,感受他们交友时的快乐,看见他们自信时的神采奕奕。
所以请相信幼儿,将游戏的主动权归还给儿童,他们会还你无限的可能。轮胎游戏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儿童的成长仍在继续……